自從我開始洗牙以後,前前後後換了三位牙醫
第一位牙醫,就是在四年多前一邊看股市看盤、一邊幫我拔右邊智齒的A先生。雖然大家說他的醫術精湛,但他遑顧病人的時間為時間、又因為「業績需要」騙每年洗牙的我有6、7顆蛀牙!於是,在「利用」他拔下智齒後,我就再也沒去光顧了。
第二位牙醫,是一位神經質+龜毛的B 先生,他總是在一邊洗牙時、嘴巴一邊規律的喃喃唸著:「半年洗一次牙、常保牙齒永健康」或者「小洞不補、大洞痛苦」之類的警示語。我常常覺得他好像在唸緊箍咒、又覺得他似乎很需要「木魚」的樣子,幹嘛呢?唸經啊~
他看牙時、神情異常謹慎,除了將齟齒處理的完美無暇外,除此,還有一個原則:「他不拔智齒!!」據說,曾經有個病人,在拔的過程中因為失血過多,緊急被救護車送到大醫院….
多驚悚的一個經驗啊~
我幾乎都可以打賭他若一聽到我要拔智齒、會馬上柔弱的跌坐在地上了…
後來,有一次我爹地去做根管治療,我媽媽關心的問牙醫治療的療程及一些問題,沒想到平時懦弱膽小的牙醫竟然對”一向把醫生當做神”的媽媽嗆聲說:「交給我做就對了,到底是妳醫生還是我醫生啊!」
很好!他在那夜之間一下子便失去了6位忠實的客戶了(我家人+大帥)…
第三位牙醫C先生,是我搬來新家後,在住家附近找的。
我不否認它招牌上打著某知名大型醫院的主治醫生頭銜及窗明几淨的外表,讓我打了很高的印象分數,再看到裡頭排排坐的客戶,更讓我有「躍躍欲試」的衝動。
滿意的客戶是最好的行銷。這一向是我深信不疑的原則!
所以我給他的第一試,就是基礎入門功夫….洗牙~
C牙醫有一雙深遂的大眼睛,在幫我洗牙的過程當中,會溫和的告訴我:「妳上面的智齒長出來了哦!」「妳這邊有蛀牙,等會補一下」「妳這顆智齒會卡食物,一定要特別注意!」。後來,在幫我補蛀牙時,會說:「不好意思,我現在這個動作可能會讓妳的牙齒有點酸」「哇~都沒有蛀牙了嘛,不用來找我了~」
在昨天拔智齒時,C牙醫更是展現很大的耐心,從一開始看完X光片後告訴我拔完後的應該會有的痛楚外,在長達一個多小時的拔牙過程中,更不斷的安撫我別緊張、深呼吸、我現在處理到那了、這個動作只是做什麼……
那時,我深深的感覺到「醫者父母心」這句話的意義
長久以來我知道不論身體的任何大小疾病,你總能聽到各種不同的名醫。一個名醫的名氣可能會帶給一個病患極大的治療信心,很可能每次要見這位名醫時我們要掛好久的號、也很有可能這位名醫有著一副令人不可恭維的壞脾氣,但就是因為「名氣」的加冕,讓我們甘願拋下自己的自尊,低聲下氣的聽詢名醫的指教。
誰願意身體不舒服時、還要看醫生的臉色呢?
而,我們的病情非要名醫不可嗎?
一個簡單的心臟檢查、甚至一場十字韌帶的開刀處理,名醫因為時間滿檔,於是總是敷衍處理,反而是熱忱的住院醫生,仔仔細細的了解狀況、聆聽我們擔心受怕的心理。
我們需要的根本不是什麼名醫,而是能適時解決問題的一顆同理心啊!
我因為C牙醫的安撫,而順利的拔除長在下顎上的智齒,突然間,似乎領悟了一些說不上來的道理…
【Sinlee say…】
1、原本只想寫下集就好,但愈寫愈百感交集,就叭啦叭啦的把我這幾年看牙及親人看病之間的心態也寫了出來。
2、誰要看我拔下來的智齒~~血淋淋的唷~~哈~
留言列表